我司設計板塊自水利行業開始,逐步發展市政行業(給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和建筑行業(建筑工程)業務。
經多年努力,公司相繼完成石巖水庫、鐵崗水庫、龍口水庫、深圳河、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惠州市金山河、東部海堤、公明三大泵站等項目設計。2017年完成的惠州市金山河小流域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獲得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銀質獎。
赤坳水庫位于坪山街道東南山區。建成后,水庫主要任務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功能為主,總庫容1785萬立方米。赤坳水庫目前是坪山區的主要供水水源,是大鵬新區的備用水源,并通過沙湖泵站與深圳市供水網絡干線聯通,是大鵬半島水源供水網絡的調蓄及轉輸中樞,對坪山區、大鵬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惠州市金山河小流域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位于惠州市中心區,擬應用生態治河的理念和“防洪排澇、截污治污、生態修復、景觀美化”的總體思路對金山河進行綜合整治。
通過治理總長10.09km的河道,興建沿河截污管道15km及相應附屬設施,興建水閘、泵站、水庫、引水隧洞各一宗(座)及相應配套設施,新建沿河景觀帶及景觀節點10處,人行橋8座,新增城市綠道約22.2km,新建綠地及人行步道20萬,新建機動車道11.5km及交通橋梁6座,實現了生態環境、綠化景觀和休閑游覽等綜合功能的和諧統一,將金山河打造成為休閑觀光、人水和諧、親水宜居的生態河流。
本項目規劃設計體系較為完善,設計方案大膽、超前,設計手法巧妙,能夠結合建設區域的限制條件將防洪、截污、生態、景觀、交通等建設內容有機結合,工程建成后已成為惠州城市新名片。項目主體工程于2013年5月完工,2014年進行了完工驗收,經過了三年多的運行考驗,經實踐檢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接受了國家、省、市各有關部門代表的參觀指導和全國各地同行的考察學習,在國內同類型項目中屬于樣板工程。
項目榮獲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獎銀質獎、2014-2015年度廣東優秀水利工程設計獎二等獎等。
2009年,深圳市水務局啟動了東部海堤重建工作,分期重建、加固海堤,其中,一期工程全長1.82公里,包括葵涌官湖西段海堤、大鵬六月海堤、南澳月亮灣海堤;東部海二期包括大鵬鵬城(較場尾)海堤及鵬城河口擋潮閘,長1.35公里,建設內容含海堤、擋潮閘、堤前木棧道、堤頂休閑步道及堤岸景觀帶建設等。
項目實施后海堤防潮標準提高至50年一遇,通過設置復合型海堤及組合式消浪設施,抵抗風浪效果明顯,經受住了多次強臺風的考驗。此外,該工程通過設置隱形堤,有效保留了現有沙灘資源,設置堤前親水平臺或休閑棧道、堤頂觀海路及濱海景觀帶等,與大海、沙難相互映襯,融為一體,營造出了人水和諧的海岸線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到此游玩,推動當地旅游業蓬勃發展,為大鵬新區建成國際旅游度假勝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該工程榮獲深圳市2014年度優質工程獎、2014-2015年底廣東優秀水利工程獎設計三等獎。2016年11月17日時任水利部副部長劉寧來深圳視查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在視查東部海堤重建工程一期時,對該工程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贊其為深圳的民生工程和明星工程。
公明片區排澇工程位于公明街道,項目通過理順排水系統、新建3座排澇泵站的方式解決片區洪澇災害問題,3座泵站聯合作業,組成一個排澇系統,總設計排澇流量75.74 m3/s,為大(2)型工程。2008年6月13日超百年一遇暴雨后,項目被市政府列為搶險救災工程,開始邊設計邊施工,2009年12月全部完工以來片區徹底告別“逢雨必澇”。
全市飲用水源水庫流域生態修復工程是 2016 年深圳市發改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行動計劃中的重點項目,也是《深圳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中的重點工程。擬在公明水庫、鐵崗水庫、長嶺陂水庫等7座水庫水源保護區共 16.15km2,開展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